返回

你好,1978(全二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亲爱的旧时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莎莎爸爸姓吴是跟他妈姓,长得人高马大,认识他的,都叫他大吴。

    关于他妈是暗娼的事,不能当大吴的面提,否则他会急。大吴不承认他妈是暗娼,更不承认他妈连他爸爸是谁也不知道,说他爸也姓吴,是在青岛做生意的南洋华侨,抗日战争打响以后,他爸因为会开车,响应国家号召当运输兵,在滇缅公路上往返运送弹药,被日本人炸死了,他们才成了孤儿寡母。后来,人说你爸是烈士,国民党政府应该给你们发抚恤金吧?大吴支支吾吾的,无以应对,被追问急了,只好说他妈是姨太太,还是外室,所以,抚恤金没发到他们手里。再后来就四清了,文革了,有人检举大吴母子是国民党军属,要批斗他们。大吴才说,什么南洋华侨,什么国民党运输兵,全他瞎编的,就解放前曾有个在青岛经商的南洋老头包养了他妈一段时间,那会他都五六岁了。

    听说吴莎莎小姨要报案,吴莎莎奶奶就跑吴莎莎姥姥姥爷家门口跪着,给儿子求情,说大吴喜欢吴莎莎她妈是真心的,求他们成全俩孩子。

    那会,吴莎莎妈都二十七周岁了,因为傻,不好嫁,给耽搁在家里了。吴莎莎姥姥姥爷虽不情愿,可想想自己总得老,也陪不了她一辈子,孩子也怀上了,就顾不上那么多了,答应了。

    事实证明,吴莎莎的小姨是英明的,虽然娶不上媳妇,可大吴的心气并不低,觉得像吴莎莎她妈这样的傻女人,偷摸睡睡也就罢了,娶回来做老婆,会让人瞧不起,就对吴莎莎她妈没好气。吴莎莎奶奶也这想法,自己暗娼出身,人前抬不起头一辈子,就指望儿子了,没成想儿子不着调,被逼得没办法了才娶了个傻媳妇回来,街坊邻居谁瞧得起?

    娘俩对吴莎莎他妈没好气,好吃的藏起来吃,吴莎莎她妈双身子,消耗大,吃粗茶淡饭不抗饿,就老是往娘家跑着找吃的。有次回家,身上都馊了,吴莎莎小姨拖着她洗澡,见她大腿根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一问,才知道是吴莎莎奶奶拧的。

    因为傻,吴莎莎妈难免毛手毛脚,打个盘子砸个碗是家常便饭。吴莎莎奶奶本就嫌她丢人,心里嫌恶得紧,有心要打,一院五六户人家住着,怕人说她虐待傻媳妇,就让儿子帮忙捂嘴,她捡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拧。前面说过,吴莎莎妈虽然傻,但长得好看,最好看的,就是她的皮肤,像嫩豆腐脑,细腻白皙。可吴莎莎奶奶天长日久地拧,淤青一层叠一层地摞成片,看上去触目惊心。吴莎莎小姨不干了,翻出一根废旧拖把杆,拉着吴莎莎妈就去了大吴家。

    吴莎莎小姨进门时,大吴正捏着一片破镜子对着太阳剔牙花子,瞥见吴莎莎小姨进门,也没起身打招呼,只是微微转了转身子,用背对着吴莎莎小姨来告诉她,这个家不欢迎她,他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都懒得跟她讲。

    因为吴莎莎妈,吴莎莎小姨从没给过大吴母子好脸,因为他们不给吴莎莎妈吃饱,上门骂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见大吴甩给自己一冷脊梁,吴莎莎小姨也没气,抡起拖把杆就打,噼里啪啦地往肉上落。虽然吃过吴莎莎小姨的白眼和骂,可大吴没想到能吃她的打。

    大吴是不招人待见,可毕竟人高马大,街坊四邻,除了背后嚼嚼舌根子啐两口唾沫,还真没人敢欺负到脸上,更没撕破脸到动手打的程度,所以,大吴虽高大,打架却不是个身手敏捷的。吴莎莎小姨一拖把杆下去,大吴就被打懵了,一个高从马扎上跳起来,嚷着你干什么你干什么过来夺拖把杆。

    吴莎莎小姨挪来跳去,愣是没让他夺着,大吴倒是一下也没少挨。直到吴莎莎奶奶闻声端着一盆还没洗好的荠菜破马张飞地闯进来,一边帮大吴夺拖把杆一边虚张声势地嚎啕上了:欺负到门上来了,这日子我没法过了!

    活像被人欺负得刀架在了脖子上。

    三个人拽着拖把杆,拉拉扯扯地就到了院子里。

    吴莎莎奶奶惯会做戏,尤擅苦情,壮子悍母欺负吴莎莎小姨一个弱女子,怕落街坊四邻说道,就把大吴推开了,自己抱着拖把杆的一头坐在地上,闭眼仰天地嚎啕自己一寡妇女人拉扯儿子不容易,她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儿子结婚,没成想盼来了塌天大祸……

    正好傍晚,院子里的人,都已倦鸟回巢,三三两两地出来看。吴莎莎小姨并不说话,只是一把拖过吴莎莎她妈,撩起裙子,眼泪就哗哗掉下来了,让大伙看看,她姐都怀孕八个月的人了,大吴娘俩不仅不给吃饱,还给拧成这样,还是人吗?

    一院子的人,登时就炸了锅。

    吴莎莎奶奶这才明白,吴莎莎小姨是因为这打上门来的。见街坊四邻的眼神里满是嫌恶,没一个向着她和大吴的,忙撇清自己,摸过吴莎莎小姨丢在地上的拖把杆,没头没脸地往大吴身上敲:混账东西!给你娶媳妇是让你欺负的?

    为了让街坊四邻觉得大吴欺负媳妇自己这正义善良的婆婆非但没参与,还压根就不知情,吴莎莎奶奶下手打挺重,大吴被打急了,一把攥住了拖把杆,恶声恶气道:你再打一下试试?!

    满眼的火,好像能燎掉她全身上下的画皮。

    吴莎莎奶

第一章:亲爱的旧时光(3/8),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